照片/財團法人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

12月教宗祈禱意向

為身心障礙者

為身心障礙者祈禱。願他們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並願相關機構能提供包容性的計畫,看重他們的積極參與。

節錄自
給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的訊息
教宗方濟各
2020.12.3

1.「用完即棄」文化的威脅

首先,威脅房屋的「雨水」、「河流」與「風」可以被視為當今普遍存在的「用完即棄」文化(參見《福音的喜樂》53)。對於這種文化來說,「為了部分被視為值得存在於世的人的好處,有些人就像是可隨時被犧牲。最後,人不再被視為應受尊重和保護的基本價值;窮人或身心障礙者,尤其如此。」(《眾位兄弟》18)。

這種文化尤其影響最弱勢的群體,包含了身心障礙者。在過去的五十年,在公民社會與教會層面上,皆已取得重要的進步。人們增強了對每一個人尊嚴的認識,使人們願意做出勇敢的決定,推動那些在身心上有所限制的人融入社會。然而,在文化方面上,仍然受到很多阻礙。我們在其中看到拒絕的態度,這也可歸咎於自戀心態和功利主義的思維所導致的排斥現象,從而忽略了每個人生命中難免存在著脆弱的事實。事實上,一些即使有嚴重障礙的人,儘管面臨巨大的挑戰,仍找到了走向美麗且富有生命意義的道路,然而,許多「身體健全」的人卻不滿足,甚至是感到絕望。「脆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質」(2017年10月21日,向「要理教員與身心障礙人士」的與會者致詞)。

因此,在今天,促進生命的文化,持續肯定每個人的尊嚴,並格外致力於捍衛所有年齡層和社會處境的身心障礙男女,這一切是重要大事。

2.包容的「基石」

此刻的全球疫情更加凸顯了當今普遍存在的貧富懸殊和不平等,尤其是最脆弱者受到的傷害。「此病毒雖不會區分人種,但在其毀滅性的過程中,卻發現了嚴重的不平等與歧視。並且病毒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2020年8月19日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

因此,包容該當是我們建造房屋的第一塊「基石」。儘管這個詞有時被過度使用,福音中慈善的撒瑪黎雅人(路10:25-37)比喻仍是合時宜的。在人生旅途中,我們常會遇到受傷的人,包括身心障礙者和有特殊需求的人。「我們要決定接納或拒絕倒在路旁的受苦者,而這選擇將成為制定各種經濟、政治、社會和信仰項目的準繩。我們每天都要面對一個抉擇:成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或是從旁邊走過的冷漠路人。」(《眾位弟兄》69)

包容應成為民間機構設計各種計劃和倡議的「基石」,確保沒有任何人,特別是沒有任何處境極度困難的人,被落下不管。一條鎖鏈的強度取決於對其最薄弱環節的關注。

至於教會機構,我重申需要提供合適且容易獲得的方式來傳遞信仰。我也希望這些方式能夠盡可能免費地提供給有需要的人,事實證明,在這場大流行中,新技術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我也鼓勵定期提供所有神父、修生、修會人員、傳教員和牧靈工作者,有關身心障礙者以及包容性牧靈工具使用的進修。堂區應鼓勵信友們以歡迎的態度對待身心障礙者。創建一個完全無障礙的堂區不僅需要消除建築形式上的障礙,更重要的是幫助堂區信友們發展對身心障礙者及其家人的合一與服務的態度與行動。我們的目標是不再談「他們」,而是討論「我們」。